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親愛的會員--113年度常年會費即日起可開始繳交, ATM轉帳或匯款至戶名:社團法人臺灣護理教育學會,帳號:合作金庫銀行(銀行代碼:006)/臺大分行/1346-872-040614。將匯款日期、匯款號碼及姓名E-mail至tane2006@gmail.com,謝謝您!!

  • 最新消息

【第15期】101年度科技大學組優良護理教師經驗分享--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 賴維淑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3/4/24

教學反思與分享

 

賴維淑 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很感謝這次能屏雀中選得到這項殊榮,從事護理教學至今,時時提醒自己,學生要成長,老師也要有進步,需要時時自我檢視、裝備自己、督促自己,教師也必須自我投資與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學生會從老師身上看到想成為的自己?

 

  每年暑假都在臨床帶學生實習,其中一篇學生的臨床實習心得寫到「我希望以後也能成為像老師一樣的護理人員」,此篇心得至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自己也從中得到很多的反思與學習。印象深刻的是當天床邊帶教是一位呼吸衰竭、生命存活期經評估以日估算的老奶奶,帶著學生與家人討論當天已到期的Foley是否仍要例行重插?以及後續侵入性治療執行的利弊得失和家人的哀傷撫慰,最後老奶奶於隔兩天後的大夜班平安往生。如同往常般我讓每位學生於每日的實習討論時間反芻當日的照護經驗,同學紛紛提到那一位呼吸衰竭末期奶奶的床邊帶教,多位學生感動到哭成一團,其中幾位學生說:「原來病人與家屬是可以say No的!」、「這可能是我在課本學不到的」、「我自己的阿公過世時,如果有這樣的護士出現就好了,我很自責自己雖然號稱學護理,但是當時什麼忙都沒有幫上…」、「插導尿管很容易,但我們必須思考病人的福祉與不受苦,才是護理真正的盡責對象」、「原來護士可以這樣當!」。學生的反應一方面讓我欣慰,但一方面也讓我重新認識,其實學生看老師的教學比我們看自己更透澈!一個人如何在角色形塑的過程中,從觀察別人、看見自己、為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做出抉擇,在護理的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正是如此!教學者本身就是教材,不能自廢武功\,學生會從老師身上看到想成為的自己!這個經驗讓我思考到,課程本身是沒有生命力的,唯有讓課程中的護理魅力顯現出來,課程才能活起來!而賦予課程生命力,身為教師責無旁貸。

 

?再談學生說:「這可能是我在課本學不到的」?

 

  學生在實習心得中出現的這一句話:「這可能是我在課本學不到的」,其實是很直接的感受與對自己所得到護理教學的覺醒,我在思考,學校的護理教學中到底缺了那一塊?為何這次的照護經驗可以成為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讓學生感動並印象深刻?人-情境-脈絡的整體掌握和切中病人及家屬所關切的問題、瞭解照護對象的時空定位以作為提供量身訂作照護的準備、由病人的生活世界瞭解疾病對病人/家屬的意義等護理教學,護理教師如何展現照護能力成為角色模範等,均須在臨床場域的脈絡中方能展現,不能脫節,去脈絡化的知識永遠無法觸及臨床實象的多元與豐富變化。

 

?Teaching hard不等於Teaching smart?

 

  剛步入護理教學的前幾年,將很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將護理知識經咀嚼後,以貼近生活、活潑生動易懂的方式「餵」給學生,之後發現這樣的被動學習,通常只會產生老師比學生認真的情形,未經咀嚼的知識難以成為養分,往往忽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光是成為學生眼中教學認真的老師是不夠的,teaching hard不等於teaching smart!往後幾年,我察覺自己不該再被去脈絡化的套裝知識所綁架,去脈絡的教學,往往導致學生進到臨床實務時生澀、慌亂、甚至無感,實在不能怪學生表現不好,學生的表現猶如一面教學的照妖鏡。近兩、三年開始放膽「玩」教學,玩,並非輕蔑教學的重要性,而是讓學生與老師都可以enjoy在教與學的過程之中,嘗試將模擬情境OSCE考試、舒適護理創意競賽、如何就地取材展現舒適極大化之居家照護創意、線上互動式學習教材製作、從病歷資料發現個別性照護線索、以融入情境之原則掌握取代僵化步驟式技術評核等融入課程之中。將學習的責任還給學生,教師自己本身成為營造學習氛圍的跑龍套角色,彼此享受腦力激盪、探索護理的過程。打破將學生能力設限的框架式教學,看見學生潛力的被激發,教師也找到教學的樂趣,為教學開啟一扇窗,有機會欣賞學生的潛力與特質,找到教學的熱情,我深信教學是為了學生的潛力而預備的,教學的價值,在於這個人,賦予教學什麼價值!。

 

?教學是一時的,但影響卻是長久的?

 

  教與學必須時時互動,來回檢視,做出調整,精進精鍊,教師一致性的為人處事態度與言教身教,教師本身也成為教學的素材,讓學習無所不在,先讓自己成為對的人(right person),方有機會形塑出對的學生。有時,雖然不必然所有學生都能投身於護理,但至少有機會讓他們認識自己、看見自己、將自己擺\在適合的位置上。提醒自己必須時時自我檢視,到底什麼才是「帶得走」的能力?教、學、人的形塑、價值觀的澄清,教學是一時的,但影響卻是長久的。自己未來還有許\多需要成長和進步的地方,期勉自己為自己的教師職涯成長負責,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學相長,讓源源不絕的活水成為教學的內在力量,讓教學有機會成為滋養與學生生命歷程中的療癒。

 


返回最新消息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