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親愛的會員--113年度常年會費即日起可開始繳交, ATM轉帳或匯款至戶名:社團法人臺灣護理教育學會,帳號:合作金庫銀行(銀行代碼:006)/臺大分行/1346-872-040614。將匯款日期、匯款號碼及姓名E-mail至tane2006@gmail.com,謝謝您!!

  • 最新消息

【第9期】從資訊科技導入臨床護理省思台灣護理教育

發佈時間:2011/10/18


從資訊科技導入臨床護理省思台灣護理教育

馮容莊

台灣護理資訊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資訊與決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隨著資訊科技及網路科技的進步,數位科技正逐漸改變與深入到人類的生活,甚至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例如:電子郵件、24小時自動銀行提款機、電子網路銀行、網路購物、網路報稅、電子帳單等,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樣的,在醫療保健方面,健保IC卡、網路掛號、醫師電腦X光片判讀、影像資訊與檢驗判讀等,不但提供了民眾就醫的便利性,更促進醫療服務的自動化與病歷電子化的應用。

 

台灣醫療資訊與護理資訊的發展

 

10年來,台灣醫療資訊的發展已有長足的進步。在政策面,自2000年起,行政院衛生署開始推動醫療資訊標準HL7DICOM2002年推動為期三年的網路健康服務推動計畫,2003年開始制定電子病歷內容基本格式,2005年研擬並頒布「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與管理辦法」,2008年放寬電子簽章時戳的規定,以降低導入電子病歷的門檻,2009年衛生署召集專家學者成立電子病歷發展委員會,於同年12月委託台灣護理資訊學會辦理電子病歷辦公室,積極推動電子病歷計畫,主要從法規面、安全面、標準面、推廣面、技術面、實務面與結果面等七個面向逐步推動電子病歷之實作與應用。至今已有186所醫療院所宣告實施電子病歷,其中大多為檢驗、檢查、醫學影像報告及出院病摘等。同時,各醫療機構在醫療資訊的發展上注入了龐大的投資以建構醫院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目的是希望透過醫療資訊科技的介入,使醫療工作流程更有效率,提升照護品質及安全,諸如電子醫囑系統(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 CPOE可減少用藥錯誤、條碼給藥輔助系統(Bar 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BCMA系統可增加給藥安全,以及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可改進醫療成本等。

 

溯及護理資訊的發展,自1992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即開始建置護理計畫電腦化系統運用於臨床照護單位,又1996年建置病人分類資訊系統進行病人疾病嚴重度評估,以作為護理工作分配的參考;三軍總醫院於1998年應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於生命徵象、輸出入量及跌倒危險因子等評估紀錄,透過系統自動傳輸檢測結果並產生變化曲線,縮短記錄時間(李、王、徐、陳、張,1998);2001年於某醫學中心急診室開發PDA護理資訊決策支援系統,另基隆長庚、三總、國泰、恩主公及署立台中醫院等更應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於病人身份辨識;至2005年成大、榮總體系、新光、奇美及長庚體系等約18家醫療機構導入行動護理裝置,透過無線網路連接醫院資訊系統執行照護作業(陳,2009);2006年台灣各醫療機構開始導入護理資訊系統,資訊化範圍包含入院護理評估及護理過程記錄。在台灣已有79%的醫療機構已準備好病歷紀錄資訊化作業,其中80%是護理病歷紀錄資訊化,包括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台北榮總、壢新醫院提出的護理給藥資訊化作業,台北榮總、台中榮總、林口長庚、奇美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馬偕醫院及台南市立醫院等均提出了護理紀錄資訊化作業(醫策會,2011)。因此,在一般急性病房、加護單位及長期照護單位,護理人員能夠透過醫療護理資訊系統及時獲得病人相關檢驗結果資料、生命徵象、護理計畫,以及給藥紀錄等。在2011年的現在,各醫療機構已逐漸步入了無線網路的環境與行動化資訊系統,包括行動護理車、醫師查房車、PDAiPadSmart phone等,使護理人員能夠正確且快速的收集、儲存、傳輸,以及管理病人的相關資料,更能夠透過資訊分享,將照護病人的過程經由資料的整合與分類轉化為知識與訊息分享,無論是運用在臨床、教育或研究上,均有益於病人照護發展,提升病人照護品質(Roberts & Sewell, 2011

 

護理人員是醫療機構中最多數的醫事職類人員,而一個醫療資訊系統是否能夠在機構中落實執行與應用,這多數人的參與及配合是重要的關鍵!然在面對21世紀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以及在醫療資訊快速發展的洪流中,護理人員準備好了嗎?本文僅就資訊科技導入臨床護理所引發的兩項議題,即護理人員之護理資訊能力養成及資訊護理師的角色拓展提出論述。

 

護理資訊能力的養成

 

1992年美國護理學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ANA)將護理資訊納入護理專業領域,定義護理資訊為整合護理科學、電腦科學及資訊科學,以管理及溝通護理執業之資料、資訊及知識;護理資訊是透過整合資料、資訊及知識,以提供病人、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人員的決策支援”(ANA, 2008,且於1994年公佈護理資訊領域的執業範圍及標準,2001年確立護理資訊的願景及標準。2006年起更集合1520位專家學者及數十個產官學機構,共同推廣「護理資訊教育改革計劃(Technology Informatics Guiding Educational Reform, TIGER」,強調從教育面與政策面著手,以資訊科技協助臨床實證護理,達到以病人為中心之有效率且安全的優質照護環境(The TIGER Initiative, 2006)。TIGER推動策略方向有七個面向;一)管理和領導力(Management & Leadership,透過變革式領導可驅動、授權和推動健康照護的轉變;(二)教育Education,善用學習社群,使科技能朝向知識發展和傳播的方向發揮最大功\能,帶動最佳實務的快速發展與進行;三)溝通與協調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資料的標準化、以人為本、運用科技能夠促進團隊的合作和關係,並提供持續性照顧;四)電腦資訊的設計Informatics Design,以實證為基礎、互動式智慧系統等設計,可支援教育和實務,增進護理品質和病人安全;五)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運用智慧型、以人為本、普遍的、可用的、有益的、可負擔、以標準為基礎的科技;六)政策Policy,建立以獎勵為主的(組織和政府)政策,倡導、建立、實現和支援一個安全的文化;七)文化Culture,建立一個互相尊重、開放的系統,運用資訊科技和跨領域的環境,讓所有相關者能互相信任共同努力,實現高品質和安全的目標。

 

Patricia H. Walker2010受台灣護理資訊學會邀請訪台,並參與在萬芳醫院舉辦之國際護?資訊?與策略研討會,會中以「科技資訊引導教育改革計畫(TIGER Initiative」為題作專題演講,針對護理教育部分有提出以下建言:

 

1.   資訊能力之培養資訊能力將成為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基本工具,尤其是從事專業工作者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從事護理工作者須做好面對醫療照護系統走入資訊化的準備。在護理養成教育或執業在職教育中,應建立相關基礎電腦能力資訊能力資訊管理的課程與操作訓練,以達到建立護理人員及護理畢業生之資訊基本能力。經調查目前台灣護理養成教育學程中,若干護理科系在一、二年級有“選修”電腦課,該課程多以電腦軟硬體原理與基本操作為主,或有將護理資訊概論(2小時)列為四年級護理行政課程之中,而僅有少數護理科系設有醫療資訊或衛生資訊概論課程,此課程目標則應包括1認識資訊科技介入醫療體系的現況與影響;2了解資訊科技於健康照護地實務應用,如醫療電子產品、遠距醫療照護、消費者健康資訊、行動護理等;3加強資訊科技與網路資源的運用技能,以及資訊安全概論;4加強文書軟體與數據分析之電腦運用技能;5知悉資訊科技於護理專業領域之應用,如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研究等。

 

2.   護理專業課程之擴展:知識是專業能力、工作準確性與決策思考的基石,專業護理人員對護理診斷、病人成果及護理措施應具備基本的知識概念。為讓不同國家地區、機構、單位或科別的護理人員,依各自不同情境的溝通用語來描述照護行為,且讓其他醫事人員了解及溝通在照護病人過程中所描述的觀察、問題、處置及成果,使用標準化護理語言或詞彙且易用於護理資訊系統及護理電子病歷是不可阻擋的趨勢(Keenan, 1999。所謂標準化的護理語言或護理詞彙是讓護理人員之間相互共通且易懂,能夠具體清楚地描述護理過程的言語或詞句。美國護士協會America Nurses Association, ANA界定出13種護理詞彙系統,包括NANDANICNOCOmahaCCCICNP等。在護理教育的養成教育中,應將護理詞彙系統之分類概念與原理原則列入課程設計中,促使護理人員能將護理照護計畫與措施,運用各種標準化的護理詞彙Standardized nursing languages,落實於護理紀錄與臨床實務作業中。另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 PHR是支持病人參與其健康決策的工具,護理人員身為醫療專業人員及病人權益促進者更須熟悉PHR資訊科技的應用,故在專業教育課程中應包含個人健康紀錄之資訊與衛教的內容。同時,在基本護理、專科護理與行政管理課程中,應配合臨床實務資訊科技的導入,將最新進的檢驗、檢查、診斷與照護技術納入課程中,如有醫院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外科手術,是類手術操作的原理原則,病人的術前準備與說明、術後照護與復舊應列入課程講授,以讓護理學生獲得最新的臨床應用知識。

 

3.   虛擬實境之學習設計與運用:臨床資訊系統是一種上線即時作業系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像傳統紙本作業可以任意進行修改、塗白與刪除等行為,尤其是已公告使用電子簽章的記錄更難以隨機更改。同時,為保障病人的隱私與醫療資訊的安全,大多數的醫療機構的資訊系統是不開放給非員工使用,且也實施嚴格的權限管控。然而,護理資訊作業系統如條碼給藥輔助系統Bar 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BCMA、條碼標本收集系統Bar Code assisted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BCST、輸血作業系統、手術作業系統Operation Care System, OCS、護理臨床系統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NIS等,雖已逐步在各醫療機構中推展應用,然因學校教師、學生與新進健康照護專業人員無法直接由真實情境中操作學習,因此建議學校或醫療機構中應建置電子病歷與個人健康紀錄之虛擬學習與訓練操作環境與試用版系統,另於基本護理示範教學中應融入條碼輔助作業系統包括BCMABCST OGS等)及NIS等之模擬學習系統,讓護理學生於進入實習場所前能先做學習,以減少初入職場的現實休克reality shock

 

資訊護理師Informatics Nurse的角色擴展

 

在醫療資訊化發展過程中,由於護理的表單繁瑣、工作的流程複雜,各專科的特性差異大,以致護理資訊系統的建置相當困難且耗時費力,甚而必須採階段或分期方式逐步完成。國外在護理資訊發展過程中出現「資訊護士(Informatics Nurse, IN」之護理角色,亦有研究提出當醫療院所導入臨床資訊系統時,系統是否能成功\建置及持續使用,資訊護理師扮演不容忽視的角色(Meadows, 2002)。曾有一位國內護理教授提出質詢「醫療資訊發展與導入,既有資訊單位的資訊技術人員IT),為何還要有資訊護理師Informatics Nursing Specialist, INS呢?」殊不知在過去醫療資訊發展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多扮演被動式使用者Negative end-user,即資訊人員設計出什麼系統,護理人員即必須改變思考邏輯或工作原則來附合系統的操作流程;而現今護理人員必須扮演主動式使用者Positive end-user在病人、家屬、護理與其他醫療團隊中,扮演護理資料及資訊科技的管理與溝通橋樑,以促進團隊間醫療決策。

 

針對資訊護理師在其不同執業範圍所需之能力,歐美國家現在已有許\多護理資訊領域的教育學程,包括學士、碩士、後碩士及博士學位,或透過美國醫學資訊學會(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AMIA)提供護理資訊課程。資訊護理師認證制度於1991年由美國護士協會(ANA)所屬的美國護理認證中心(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 ANCC)所建立,認證效期五年,條件為:1.具全職護理臨床工作兩年以上經驗;2.擁有護理學士以上學位及美國或他國官方認證的護理師有效證照;3.近三年有30小時資訊相關繼續教育時數;4.需有2000小時護理資訊相關工作時數(或1000小時工作時數完成12學分碩∕博士資訊課程;或具碩∕博士學位者)即可參加認證考試。

 

反觀國內,在各醫療機構全力推動臨床護理資訊化的同時僅有少數設有資訊護理師的角色功\能,經調查全國僅有近30位專職資訊護理師。在醫療機構中將資訊護理師定位為進階護理師之ㄧ,在任用資格上除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至少五年以上,多具有醫療資訊或護理資訊碩士學位,且通過機構的資訊能力測試。另台灣醫學資訊學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Informatics, TAMI每年辦理資訊管理師與資訊分析師的認證考試,而台灣資訊護理學會Taiwan Nursing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TNIA亦將著手研議資訊護理師認證制度,期望拓展資訊護理師角色發展,以確實掌握臨床對資訊系統之需求,以成為臨床護理資訊發展的助力。未來,期望經由國內各產官學界之積極推動,促使資訊護理師的證照能得到國際認證,對資訊護理師角色認證與專業擴展增加實質助益。

 

結語

 

醫療照護資訊的發展是未來的趨勢,全球化醫療資訊逐漸走向無所不在的數位化Digital everywhere、軟體無限化Software everywhere、雲端科技Cloud computing、行動化Mobile everywhere,以及開放與分享Open & Share,其包括資源開放、行動平台開放、社區網絡開放、市場開放、科技技術開放與革新開放。在全國推動醫療院所臨床作業資訊化及電子病歷的同時,透過護理教育的過程,強化護理人員的資訊能力與素質,拓展資訊護理師的角色功\能,以減少推動醫療與護理資訊系統之障礙,並協助資訊系統之發展而整合醫療團隊之照護,方能增進跨團隊之合作,並即時掌握照護資訊以提升照護之品質。


 檔案1    下載次數:1906

返回最新消息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