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114年常年會費已開始繳交,ATM轉帳:合作金庫銀行(銀行代碼:006)/臺大分行/1346-872-040614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繳費完成後,請至本會網站或來信提供匯款後5碼繳費證明,以便確認會員資料更新。感謝您。

  • 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第27期】104年度一般大學組優良護理教師經驗分享--慈濟大學護理學系 林玉娟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6/4/20

快樂小魔女的希望工程

 

林玉娟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Witch」是我的電子郵件信箱,這一個字在德文的意涵是「善良、樂於助人的小魔女」。我深信老師的角色就應該要如此;因為小魔女可與學生的距離拉近,幫助同學們學習,後來宮崎峻的「魔女宅急便」上映後,我就更堅定要成為小魔女精神的代言人。

 

  在將近2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信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學生也不例外,老師要學習去認識同學們的優點。每位同學在學習的歷程都有他們的個別性,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因此,老師在引導和陪伴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去了解他們是如何學習。當同學的學習表現不理想時,老師總是要問自己和學生問題在那裏?怎麼去改變,讓學習可以改善,因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老師還沒有找到適合這些同學的教法,或學生沒有使用適合自己有效學習的方法。

 

  當老師願意和同學共同面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或障礙時,也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前陣子,有部日劇「下町火箭」,劇中有三句讓我印象深刻的對白「即使有再困難的挑戰,只要去面對它,總是會找到解決的方法。」教育學生也是如此。在面對同學表現不理想時,老師一定要先自問,從課程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評量、適當教學資源運用的每一關卡是否合宜;因為同學表現不理想有可能是因為老師端的輸出出現問題。當老師用心,和同學一起面對問題或困難,一定可以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老師站在指導學生的位置前,一定要問自己:「走出這堂課,你希望學生一定要學到或帶走的能力或功\課是什麼?」老師若能夠秉持這樣的教學信念時,對自己的每一堂課、每一門課,就會仔細地規畫、設計,小心地執行,每堂課結束後,總是給自己機會去省思和檢討,怎麼修正和評量,對同學們的學習可以有幫助。例如,我將「世界咖啡館」的教學法應用的「護理研究概念」課程其中一個單元-「問問題」。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教學法的運用,是否能夠真的協助同學們相互學習、找到各組可以研究的問題?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我就會仔細觀察同學們在課堂上互動的表現,也利用學校的魔豆教學系統的心得分享工具,請同學們就這樣的學習方式,書寫學習心得與建議,從同學們的分享中,我就有機會去調整和修正,讓同學們能夠更有效的學習。

 

  如何落實我的教學信念?如何讓慈大護理學系的同學在走出校門時,成為己充滿自信、具備專業、人文,與熱愛護理的人呢?老師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但要向誰學習呢?我的第一次學習來自同學們的教學評量,他們當頭棒喝的提醒我,讓我學習到自己與學生的差異,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他們的學習。此外,校內、校外的優質教師,甚至,我的妹妹-優秀的小學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經驗分享,豐富了我的教學涵養與實踐教學的能力。

 

  老師也需要給自己創新翻轉的機會。要培育21世紀具備自信、專業、人文、熱情並重的護理人員,老師需要有創意思維和創新教學方法。「心智圖和人形圖」教學引導學生立體思考,認識真正的老師-「病人」,而不只是「病」,回到「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照護理念的實踐。「實習日記」則透過書寫,培養學生反思力,成為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的人。

 

  「專案導向學習」則透過做中學,讓學生不只獲得知識,還能夠具備探究者般的思考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成為主動學習者和有解決問題的人。「問題導向學習」則透過臨床真實案例的改寫,協助學生克服「教用斷裂」問題。與醫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和護理學系的「跨專業教育」課程設計,則強化學生在學校時期,認識不同醫療團隊成員的角色與職責,學習團隊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老師有創意,學生也會有創意。護理教育有不變的永恆價值,也要有求變創新的精神。學生的光,老師看得到,用心的老師,你的光,不僅上帝看得到,學生也看得到。讓我們持續用心創新教與學,共同培育有自信、專業、人文、熱情的護理人員。

 


返回優良教師經驗分享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