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教學卓越之路
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 江青桂助理教授
前言
本次獲臺灣護理教育學會「102年度優良護理教師」,時值我完成國外博士學位,返校服務兼任行政工作四年,在埋首於行政業務的同時,並且盡心盡力於教學與輔導,尚能邁向教學卓越,誠屬最大的肯定與成就。此次能在全國眾多優秀的護理教師中擁有此殊榮,最需感恩學校對卓越教學的倡導與支持,我其實只是克盡職責、用心盡自己本分而已!不敢誇耀自己的教學特別傑出,但我積極創新教學,力求教學品質,以期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以下就「教學理念與熱忱」、「教學方法與教材」及「學生輔導與技巧」分享如下:
教學理念與熱忱
秉持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認為學校是為學生而設立,是要幫助學生邁向成功\;而老師是為學生而教學,應能提供學生成功\學習的機會。因此,從事教育工作,我尊重、肯定及重視每一位學生,工作再忙,只要學生來訪或有所求,我必定放下手上工作,用心傾聽及幫助學生。因為心中有學生,所以我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教好每一堂課。
從護理師到護理老師,個人期許\自己要具備反思力(Reflection),能反省及修正自己的實務行動,針對不足之處,積極充實自我,以獲得成長,進而提升照護品質或教學品質。為了使自己成為有反思力的老師,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個人謹守以下原則:心胸開放(Openmindness)、有責任(Responsibility)、盡心盡力的投入(Whole heartedness)(Dowey, 1933)。
教學方法與教材
基於對教學的熱忱,我積極投入教育行動研究,勇於創新、自省及修正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品質。在本校教學發展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個人於99學年度成立「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社群」,並且擔任召集人迄今,逐步推廣PBL課程並結合心智圖(Mind Map)以強化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102學年度配合教務處的教學卓越計畫,我亦積極實施團隊導向學習(Team-Based Learning, TBL)課程。透過行動研究行動與反思的教學品保機置,我不斷反省與修正自己的教學,研究融入教學讓我在精進教學的同時,也能有研究成果產出。
除了實施PBL、TBL及心智圖等多元教學與學習策略之外,我亦積極投入教材研發,因為有意義的教材才會產生學習,好的教材不僅能提升學習動機,並且能促進學習成效。99年度迄今,我每年皆通過「改進教學案」材料費補助及成果獎助,例如:製作PBL及互動過程實錄(Process Recording)手冊、建置評量標準(Rubrics)、撰寫PBL及認知評估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案例等。
學生輔導與技巧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和教導臨床技術,更應該幫助學生啟發心靈,增加學生成功\學習的經驗。因為曾經擔任學涯輔導教師的關係,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及輔導國內外學生,過程中我體會到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老師要能融入他們的文化,用他們的語言想法與他們互動溝通。
身為護理師及護理老師,個人瞭解好的護理師培育不易,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一位踏入護理的學生。除了善盡教學職責之外,我期許\自己要把護理的熱情傳達給 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也能感受到護理之美,因而想念護理、愛上護理。
結語
十多年的護理教學生涯中,個人擔任大學部及碩士班之臨床實習指導、課室教學以及專題論文指導,並且兼任學校教學發展中心組長、護理系副主任與主任等職務,由一位新手護理教師進而學習並勝任教學、輔導與行政工作。這期間,我曾經當選本校優良教師、標竿典範導師、優良導師及績優導師等殊榮,深刻體會到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處處是學習,我累積了經驗與成就;為學生付出的歲月中,我豐富了自己的人生。我從學生獲得珍貴的回饋,感恩學生帶給我的學習、成長與喜悅。更感謝過程中,不吝與我分享自身教學經驗的護理先進,以及曾經幫助與支持我的長官與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