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114年常年會費已開始繳交,ATM轉帳:合作金庫銀行(銀行代碼:006)/臺大分行/1346-872-040614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護理教育學會 繳費完成後,請至本會網站或來信提供匯款後5碼繳費證明,以便確認會員資料更新。感謝您。

  • 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第23期】103年度專科組優良護理教師經驗分享--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邱飄逸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5/4/15

103年度優良護理教師心得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邱飄逸助理教授

 

  感謝台灣護理教育學會能夠給我這樣的殊榮。反思自己任教十多年來,一直秉持著「LOVE」的教學理念,我認為護理教育比起其他專業更重視對生命的關懷,因此,護理的教育中更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對生命與人的喜愛,無論在何種授課情境,應多給學生正向的評價與讚美(Laudation,授課的內容也應讓學生感受到溫度與老師對教學的熱誠與活力(Vitality,隨時提供自己(Offer作為學生的角色模範與資源,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能適時發揮自己的優勢與能力(Enable,也是以上的教學理念,隨時提醒我,要成為一位接近學生,也讓學生接近的磁性教師。

 

  我認為護理的教學過程,應該帶入多變且多元的策略,讓學生感到學習護理是新鮮有趣的,是很有感覺的,而非紙上談兵。我曾經運用過以下的策略,例如經常設計角色扮演活動,使學生能融入課程情境,親身感受課程要帶出來的核心要素,也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安排校外參訪,如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關渡醫院與馬偕醫院護理之家,參訪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藉由眼見、親手操作、互動的過程,更為具體也加深學習印象;安排團體辯證活動,有關倫理議題,設計一個討論情境,請學生分組,以不同立場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判決疑義作深入討論;設計簡單的遊戲競賽,讓學生在團體遊戲競賽過程裡,發揮團隊合作,批判思考正確答案,且增進學生對學習主題的記憶;安排學生進行概念構圖的設計,使學生將照護過程概念化,提供批判思考、邏輯思考訓練的機會;設計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從引導的問題中,翻閱\書籍,討論並思考答案,題目包含練習或操作,讓學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平行經驗,如引導學生互相梳頭髮、剪指甲、按摩等,體認〝被照護〞的感受與〝基本舒適〞的重要性;運用行動教室的概念,讓學生接觸實際且特殊的照護場域,例如到同志夜店進行匿名篩檢,安排愛滋感染者與學生近距離互動;模擬帶著鼻胃管回家,體驗疾病所反映出的社會觀感,激發學生思考如何提升照護對象的身體心像,都讓學生覺得護理課程也能夠這麼真實也有趣。

 

  最令我有成就感的課程是長期照護,安排輔具設計與實作等活動,鼓勵學生將照護過程中的創意具體化,取代刻板式的單向講授方式,讓學生體驗分享創意與將創意實作的經驗;例如「魔法領巾」能將頸部的氣切管與傷口巧妙的藏起來,提升個人的隱私與尊嚴;「針聰明」能方便移除胰島素筆針的注射針,降低意外針紮的機會,並攜帶注射所需用物,提升自我照顧能力;「便利開腹衣」能方便有腸造口的個案自我更換造口袋,降低造口袋脫落的機會,這些研發的成果部分已成功\申請專利,但我投入研發的最終目的,還是期望能運用輔具提升照護對象的生活品質,讓人的生命能過得更美好。

 

  我相當珍惜帶學生到臨床實習的機會,臨床實習中,學生最需要的是角色模範,因此我經常以身作則並引導學生,展現全人照護的思維,提供具個別性的照護措施給個案,也將家屬納入照護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協助與關懷,使家屬得到充能與喘息的機會,積極與跨領域專業團隊溝通合作,讓照護能更全面及持續,學生看到個案因為自己落實護理計畫,病情大有進展,也非常有成就感,家屬特別寫書面意見表,表揚學生的優質護理,這是教學過程中十分欣慰的回饋。

 

  我相當重視學生的輔導,與學生維持亦師亦友的關係,透過輔導過程能從學習與生活等面項,直接影響學生,善用各種溝通管道,例如App、Line、facebook等,能增進對學生的瞭解,傳遞關懷的訊息,有效將溝通效果放到最大。我認為輔導的時間與空間可以無限延展,因此經常與畢業後的學生保持聯絡,亦常親臨醫院關懷應屆畢業生工作適應情況,一方面了解教學成效,也能就近提供畢業生具體支持與建議。

 

  護理專業的起源在護理教育,護理教師肩負教育出有知識、技能、態度兼備的稱職護理人才的責任,如此重責大任,讓我隨時警惕自己要充實豐厚自己的教學能量,隨時提醒自己的教學,是否也帶著學生往上述的目標邁進,唯有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維持繼續學習的動力,並且積極到照護場域參與護理實務。

 

  至今,我仍然繼續在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更優質的護理教師,護理因為照護對象而更有溫度,我期許\自己能把這樣的溫度傳遞給寶貝的學生們。

 


返回優良教師經驗分享清單